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如何從TD Ameritrade電匯現金到其他券商--以E*TRADE為例(How to wire cash from TD Ameritrade to other brokerage firm)

因為某個特殊的原因,版主需要匯小額的現金(低於50USD)到E*TRADE的帳號,以下是以版主從TD Ameritrade,透過填寫電匯申請單,電匯現金進到E*TRADE戶頭的紀錄。

電匯的方式蠻簡單的,到 TD Ameritrade的 Service => Form Library,下載下圖所圈選PDF檔

https://www.tdameritrade.com/service/form-library.page

下載完PDF,可以在上面直接鍵入電匯的資訊,以E*TRADE為例
這些資訊包括

  • 帳戶擁有者在TD Ameritrade的帳戶號碼
  • 帳戶擁有者在TD Ameritrade的帳戶姓名
  • 電匯金額
  • 預計電匯日期 (最好不要寫當天日期,因為客服不一定能夠馬上處理,可以寫兩三天之後)
  • 接收者的銀行名稱 (此例為ETRADE Bank)
  • 接收者的ABA Transit Routing number (此例為056073573)
  • 接收者的銀行戶名 (此例為E*TRADE Clearing)
  • 帳戶擁有者在E*TRADE的帳戶姓名
  • 帳戶擁有者在E*TRADE的帳戶號碼



下一頁則是簽名的部分,有3個地方要寫
  • Account Holder's Signature (請用手寫簽名,版主是簽中文姓名)
  • Printed Name (版主是列印出中文姓名)
  • Date (寫申請日期)

上面說的寫完之後,用掃描器把三頁資料掃成一份PDF檔案。

透過TD Ameritrade的 Client Services => Message Center=> Compose 寄送一份訊息給客服,Topic 選擇Cash Services,信中簡單描述你要申請現金電匯匯出到其他券商,然後在附件附上之前掃描的PDF檔案,客服收到後會跟你說,他們收到了你的電匯要求,請給他們一些時間處理,過幾天後,就會收到通知說現金已經成功轉出的消息。根據版主唯一一次的電匯經驗,轉出現金不收取手續費,但仍建議讀者轉出之前,先跟客服確認是否有手續費。

#以上資料為作者自行查詢並由個人經驗整理而成,不保證普遍適用或其正確性,讀者應盡查證責任並結果自負。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嘉信跟進下調旗下ETF的費用率(Charles Schwab Cuts ETF fees)

http://www.investmentnews.com/article/20161007/FREE/161009933/schwab-cuts-etf-fees-again-as-expense-war-with-rivals-blackrock
http://etfdailynews.com/2016/10/07/schwab-lowers-expense-fees-on-five-popular-etfs/

嘉信在上周五(2016/10/07)宣布下調5支ETF的費用率


圖表取自ETFDailyNews.com

從上圖來看,每一支ETF總費用率都降0.01%。看似不多,但其實這幾支ETF規模都不算小,而且原本的總費用率就已經很有競爭力了。

舉SCHF來說,投資範圍類似VEA(Vanguard FTSE Developed Markets ETF),兩者都是投資非美國的已開發國家,皆不包含新興市場。以費用率而言VEA是0.09%,SCHF在費用率更勝一籌,只有0.07%。不同的是,VEA的規模較大(SCHF: 6.4B vs VEA: 37.7B),持有的股票家數更多,涵蓋更廣(SCHF: 1120 vs VEA: 3598),VEA擁有除了費用率之外的優勢和特性。

再進一步來看可以發現,之前貝萊德調降總費用率的ETF中,其中有5支ETF和嘉信這次調降的5支ETF範圍類似。而且看起來貝萊德是針對嘉信原本的總費用率為目標做調降,而兩天後嘉信不甘示弱再下調總費用率0.01%做為反擊。


從10月以來,連續兩家大型ETF發行業者調降旗下ETF的費用率,投資人也樂見這樣的費用率競爭,從中受益。

#以上資料為作者自行查詢而得,不保證其正確性,投資人應對其投資決策與結果負責。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貝萊德下殺旗下iShare ETF的費用率(BlackRock Cuts Fees)


貝萊德在上周三(2016/10/05)宣布降低旗下iShare ETF的費用率,這對於被動型指數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一般認為這次降低總費用率的舉動是來自於日趨白熱化的ETF規模競爭。

http://www.cnbc.com/2016/10/05/what-blackrocks-fee-cuts-mean-for-index-investors.html
http://www.etf.com/sections/daily-etf-watch/etf-watch-powershares-plans-high-div-low-vol-complement


圖表取自CNBC.com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認知到總費用率對於績效的影響,而紛紛投入低總費用率的指數型基金或ETF,導致資產規模越大,越有本錢降低總費用率。

而貝萊德這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將追蹤S&P 500的IVV的總費用率降至0.04%,不僅總費用率比目前規模最大追蹤S&P 500的 SPDR S&P 500 ETF (SPY)費用率0.09%低了一半以上,還更優於同類總費用率極低(0.05%)的Vanguard 500 ETF (VOO)。是不是能一舉拉近與第一名SPY資產規模上的差距,或是SPY會針對來勢洶洶的費用率大戰降低費用率,還有待時間觀察。不管如何,受益的都是投資人

可惜的是這次在中期政府債的分類上,規模領先同類的iShares 3-7 Year Treasury Bond ETF(IEI),其總費用率沒有在此次的調降範圍內,可見要有競爭才能增加降低總費率的動機。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中期美國政府債ETF的比較 續(Comparison between US Intermediate-Term Government Bond ETF. IEF and GOVT)

這一篇列出一些流動性好,平均到期年限和平均存續期間比五年高,但是低於十年的美國政府公債ETF
  • iShares 7-10年期美國公債ETF(IEF),在2016/4/1後改追蹤ICE U.S. Treasury 7-10 Year Bond Index。在這之前追蹤的是Barclays U.S 7-10 Year Treasury Bond Index。
  • iShares核心美國公債ETF(GOVT),在2016/7/1後改追蹤ICE U.S. Treasury Core Bond Index。在這之前追蹤的是Barclays U.S.Treasury Bond Index。
IEF和GOVT在TD Ameritrade皆不是免手續費的ETF

以下是於2016/9/26 於Morningstar查詢的結果


如上圖所示,上面所列的ETF平均到期年限和平均存續期間大約都在7年上下,其現金比例很低,而且內含的美國政府公債比例也蠻高的,符合持有其ETF投資人的預期。

這兩個ETF都是iShare所發行的。從上面的資料來看,乍看之下會覺得兩者很相似,但其實不然。
兩者的差異主要是在於其持有的ETF到期年限的分布。


IEF主要持有的美國公債是屬於7至10年間會到期的公債
GOVT主要持有的美國公債到期年限為1年至30年

要看為什麼GOVT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持有年限分布,可以看iShare在Summary Prospectus是怎麼描述所追蹤的指數ICE U.S. Treasury Core Bond Index

"The Underlying Index includes publicly issued U.S. Treasury securities that have a remaining maturity greater than one year and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irty years and have $300 million or more of outstanding face value, excluding..."
此指數包含了到期期間大於1年,小於或等於30年的美國公債,且在外流通的面額總值超過3億美元

"The Underlying Index is weighted by market capitalization, excluding..."
此指數的持有分布是以發行債券的市值作為其權重

簡單的說,GOVT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會有這樣的到期年限分布,是以其流通的市值作為權重來持有

以下是於2016/9/26 於Morningstar查詢的結果


在規模上和平均成交量上,IEF是明顯大於GOVT,兩者的總費用率一致,皆是0.15%。在周轉率上,是GOVT低於IEF

#以上資料為作者自行查詢而得,不保證其正確性,投資人應對其投資決策與結果負責。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短期美國政府債ETF的比較(Comparison between US Short-Term Government Bond ETF. SHY, SCHO and VGSH)

這一篇試著分析一些規模較大的短期美國政府債ETF,如前一篇所說,短期美國政府債也是屬於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選擇。

這裡列出一些規模較大,流通性較好的短期美國政府債ETF

  • iShares 1-3年期美國公債ETF(SHY)在2016/4/1後改追蹤ICE U.S. Treasury 1-3 Year Bond Index。在這之前追蹤的是Barclays U.S. 1-3 Year Treasury Bond Index。
  • Schwab短期美國公債ETF(SCHO)追蹤的是Barclays U.S. 1-3 Year Treasury Bond Index。
  • Vanguard短期政府債券ETF(VGSH)追蹤的是Barclays U.S. 1–3 Year Government Float Adjusted Index
SHY和VGSH在TD Ameritrade是免手續費

以下是於2016/9/22 於Morningstar查詢的結果


如上圖所示,上面所列的ETF平均到期年限和平均存續期間大約都在2年左右,除了SHY,其他ETF現金比例低。以美國政府公債比例而言,SHY因為其持有現金比例較高,所以導致整體持有美國政府公債比例降低,VGSH則是持有將近10%的美國機構債。
(SHY的平均到期年限和平均存續期間在Morningstar查詢時,未有顯示,因而轉為引用etf.com的資料)


如上圖所示,iShare的SHY規模和平均交易量遠勝其他同類型的ETF。與前一篇的結果類似,SHY並沒有將其經濟規模優勢反應在其總費用率之上。

#以上資料為作者自行查詢而得,不保證其正確性,投資人應對其投資決策與結果負責。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中期美國政府債ETF的比較(Comparison between US Intermediate-Term Government Bond ETF. IEI, VGIT, SCHR and ITE)

這一篇試著分析中期美國政府債ETF。但在這之前,來談談為什麼要談論中期美國政府債?跟短期和長期的美國政府債有什麼差別?

根據William Bernstein在他的網站上對於股債混合的分析,資料取自1970/1至1997/3,股票選擇全球股票投資,債券則選擇30天、1年、5年和30年到期的美國政府公債。做出來的結論是,若是股債混合的投資,1年期和5年期美國政府公債有較佳的Return/Risk特性。而長期政府公債較高的波動導致Return/Risk特性較差,而且與利率的連動性更高,較不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而1年期以下的國庫券則是因為Return低,使得其Return/Risk也不適合做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因此,5年內的美國政府公債都是適合做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而下列以平均到期年限和平均存續期間大約都在5年左右的中期美國政府債ETF做介紹

這裡列出一些規模較大,流通性較好的中期美國政府債ETF

  • iShares 3-7年期美國公債ETF(IEI),在2016/4/1後改追蹤ICE U.S. Treasury 3-7 Year Bond Index。在這之前追蹤的是Barclays U.S. 3-7 Year Treasury Bond Index。
  • Vanguard中期政府債券ETF(VGIT),追蹤的是Barclays U.S. Aggregate Float Adjusted Index
  • Schwab美國中期公債ETF(SCHR),追蹤的是Barclays U.S. 3-10 Year Treasury Bond Index
  • SPDR巴克萊中期美國公債ETF(ITE),追蹤的是Barclays Intermediate U.S. Treasury Index

而IEI和VGIT在TD Ameritrade是免手續費的

以下是於2016/9/22 於Morningstar查詢的結果


如上圖所示,上面所列的ETF平均到期年限和平均存續期間大約都在5年左右,其現金比例很低,而且內含的美國政府公債比例也蠻高的,符合持有其ETF投資人的預期。



如上圖所示,IEI的規模遠勝其他同類型的ETF。一般來說,規模較大與平均成交量大的ETF可以減少買賣成本,但是IEI的總費用率較高,可見該ETF並沒有將其經濟規模優勢反應在其總費用率之上。

用百分比去看總費用率可能比較沒有感覺,換一個方式來說,如果你正要買車,第一台車A售價100萬,另外一台車B售價要100萬零600元,車子本身性能幾乎一樣,第一台車A每年維護費平均要1500元,另一台車B每年維護費平均要1000,你希望車子最少開10年以上,最好能開越久越好。
那你希望買哪一台車?

這裡車子售價的差異就如同ETF的買賣價差。
這裡車子維護費用的差異就如同ETF的總費用率。

而總費用率,也應列入投資人長期持有的考量之一。

#以上資料為作者自行查詢而得,不保證其正確性,投資人應對其投資決策與結果負責。

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美國抗通膨政府債ETF的比較(Comparison between US TIPS ETF. VTIP, STIP, STPZ, SCHP and TIP)

之前美國抗通膨公債ETF的比較試算都是以STPZ和SCHP做為比較,但其實兩者還是有本質上的差別,投資前須注意到費用以外的特性差異。

以下把要介紹的美國抗通膨公債ETF分為兩類。

美國短期抗通膨公債ETF,此類ETF主要持有的是存續期間在五年以下的抗通膨公債,規模較大的有
Vanguard短期抗通膨債券ETF(VTIP),追蹤的是Barclays U.S. 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 0-5 Year Index
iShares 0-5年期抗通膨債券ETF(STIP),追蹤的是Barclays U.S. 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 0-5 Years Index
PIMCO 1-5年期美國抗通膨債券指數ETF(STPZ),追蹤的是BofA Merrill Lynch US Inflation-Linked Treasury Index

美國整體抗通膨公債ETF,此類ETF主要持有的是各年期的抗通膨公債,規模較大的有
Schwab美國抗通膨債券ETF(SCHP),追蹤的是Barclays U.S. 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 Index
iShares抗通膨債券ETF(TIP),追蹤的是Barclays U.S. 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 Index

依據Vanguard在2012年出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短年期的抗通膨公債對於通膨有更高的相關性,原因是短年期抗通膨公債對於意料之外的通貨膨脹有更及時的反應。
對於希望自身資產能夠更好的跟上通貨膨脹的投資人來說,短年期的抗通膨公債會是較佳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短年期的抗通膨公債相較於整體抗通膨公債,會有較低的預期報酬,這是投資人需要自行取捨的部分。

以下是於2016/9/9 於Morningstar查詢的結果

由上可以很容易的從平均到期年限(Average Effective Duration)和平均存續期間(Average Effective Maturity)分出美國短期抗通膨公債ETF和美國整體抗通膨公債ETF,對於VTIP和STIP偏高的現金比例,版主並未深入分析其原因,若有板友有深入研究,可以提出來分享。


若是只看費用率和週轉率,VTIPSTIPSCHP,會是不錯的選擇
若是只看流動性,VTIPSTPZSCHPTIP,能夠提供不錯的流動性
除此之外,投資人可以依據自身需求,選擇短期抗通膨公債或整體抗通膨公債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另外,在TD Ameritrade只有STPZ是免手續費的。

#以上資料為作者自行查詢而得,不保證其正確性,投資人應對其投資決策與結果負責。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低總費用率ETF與無手續費ETF間的選擇(Choose Between Low Expense Ratio ETF and Commission Free ETF) 續2

上一篇的最後提到一個問題,是否能夠找到進一步減少總損失的方法?

條件與前一篇相同且在不考慮賣出手續費的狀況下,若在年初投入1000USD到STPZ,到了年末賣出STPZ接著馬上投入SCHP,重複此動作30年後,資產價值會是如何?(先不計入買進手續費)

每1年轉換一次
第1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1年底會變成998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29年
第2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2年底會變成998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28年
...
第29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29年底會變成998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1年
第30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30年底會變成998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0年
每年所累積的資產總額為
998 * (1-0.07%)^29 + 998 * (1-0.07%)^28 + ... + 998 * (1-0.07%)^1 + 998 * (1-0.07%)^0 = 29638.09USD

每2年轉換一次
若是改成每2年轉換一次,也就是第1年初和第2年初各投入1000USD到STPZ,在第2年底賣出STPZ接著馬上投入SCHP,第3年初和第4年初各投入1000USD到STPZ,在第4年底賣出STPZ接著馬上投入SCHP,重複此動作30年後,資產價值會是如何?(先不計入買進手續費)

第1年初與第2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2年底會變成1994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28年
第3年初與第4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4年底會變成1994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26年
...
第27年初與第28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28年底會變成1994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2年
第29年初與第30年初投入STPZ的1000USD到第30年底會變成1994USD,賣出STPZ後投入SCHP持有0年
每年所累積的資產總額為
1994 * (1-0.07%)^28 + 1994 * (1-0.07%)^26 + ... + 1994 * (1-0.07%)^2 + 1994 * (1-0.07%)^0 = 29618.81USD

N年(N=1~6)轉換一次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4年轉換一次的算法比較不同,因為30除以4不是整數,所以第30年底就直接把投入未滿4年的STPZ直接賣出然後投入SCHP
 試算結果

由上圖可以得知,每1年轉換的內扣費用總損失為361.91USD,這時再加上購入手續費9.99 x 30 = 299.70USD,全部總共損失為361.91USD+299.70USD = 661.61USD
以此類推,將每N年轉換的總損失列出來,可以得到如下的結果(每4年轉換的手續費計算為9.99 * 30 / 4 = 74.93USD)

只要是每2~6年做一次轉換,總費用的損失皆可以低於上一篇所說的-623.01USD。


以上的結果沒有考慮進去買賣價差,依據2016/8/31查詢www.etf.com的結果,STPZSCHP的60天買賣價差分別為0.1%與0.06%,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算看看,如果考慮進去的話是否也能得到類似的結論。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低總費用率ETF與無手續費ETF間的選擇(Choose Between Low Expense Ratio ETF and Commission Free ETF) 續1

上一篇的試算結果可以得知,即使低總費用率的ETF需要購入手續費,整體而言資產的減損有機會比免手續費的ETF還要少。

以下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上圖的(A)欄指的是STPZ當年內扣費用損失與前一年內扣費用損失的差額。
以第8年底與第7年底為例,第8年底的損失為-71.67USD,第7年底的損失為-55.78USD,(A)欄顯示的是第8年底比第7年底多損失了15.89USD。而同年的SCHP的(B)欄顯示第8年底比第7年底多損失了5.59USD。

STPZ與SCHP內扣費用損失比較的結果顯示在(C)欄,從圖表裡面可以看出,在第8年底持有STPZ會比持有SCHP多損失10.30USD,損失的金額已經超過了購入手續費9.99USD。而持續投入同一標的且持有更久時間的話,損失差異只會更加擴大。

由上面圖表可以得知,當累積投資本金越來越大,內扣總費用率的差別有一天會超越購入手續費9.99USD。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是發生在第8年底。這也是為什麼購入低總費用率的ETF在某些條件下會比購入不需要手續費的ETF還要划算的緣故。

回顧一下前一篇的結論,



條件與前一篇相同且在不考慮賣出手續費的狀況下,每年購入SCHP的總損失會低於STPZ的總損失,各自是-623.01USD和-912.27USD,那有其他機會能夠進一步縮小總損失嗎?

待續...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低總費用率ETF與無手續費ETF間的選擇(Choose Between Low Expense Ratio ETF and Commission Free ETF)

最近在檢視美國抗通膨公債ETF的配置,發現STPZ(PIMCO 1-5年期美國抗通膨債券ETF)的總內扣費用率有點高(0.20%),而STPZ在TD Ameritrade裡面是免手續費的。
後來想到如果找到一支需要手續費的ETF,但是內扣總費用率較低的話,長期整體來說會不會更節省總費用呢?如果可以省,要怎樣做才能省呢?

為了簡化比較計算,依以下給定條件試算
  • 以SCHP(Schwab美國抗通膨債券ETF)與STPZ(PIMCO 1-5年期美國抗通膨債券ETF)做為比較標的
    • STPZ總費用率為0.20%,SCHP總費用率為0.07%
    • STPZ在TD Ameritrade是免手續費,SCHP在TD Ameritrade買賣需要9.99USD手續費
  • 每年年初投入1000USD
  • 假設標的物30年價格不變
  • 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
  • 不考慮買賣價差

每年購入SCHP需要9.99USD手續費,30年的購入總手續費為299.7USD,加上323.31USD的內扣費用損失,也只總共損失623.01USD(299.7+323.31)。即使再考慮賣出的手續費分成30年分批賣出,買賣30年總手續費為599.4USD(9.99 x 2 x 30),總共損失為922.71USD,也只略高於912.27USD一點。

大家常說複利的力量很大,但其實複費用的損失也很驚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