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Ameritrade在帳戶中已經退還了在2017年度債券ETF部分預扣稅。
在2017年,格主持有兩支債券型的ETF,分別為VGIT和STPZ。其中VGIT有11次預扣稅紀錄,STPZ有8次預扣稅紀錄。之後因為購買VGIT和STPZ不再適用於免手續費方案,所以之前已經購買的VGIT和STPZ則保持現有投資部位,不再增加持有。
以今年TD Ameritrade債券ETF的自動退稅服務來說,把今年的退稅紀錄和去年的預扣稅一筆一筆比較下,得到以下的結果。
2017年
VGIT退稅率:100%預扣稅款退回
STPZ退稅率:100%預扣稅款退回
TD Ameritrade今年持續提供債券退稅的服務,對於債券ETF的持有人是有利的,尤其是債券ETF中,純國庫券的持有比例越高,退稅比例則會有越高的趨勢。
但還是老話一句,對於想要利用TD Ameritrade債券ETF自動退稅服務的投資人來說,要注意的是TD Ameritrade擁有終止此服務或修改服務內容的權利,這是在投資之前需要了解並接受的風險。畢竟TD Ameritrade在2017年底將很多投資人喜愛的Vanguard ETF移出免手續費方案,可見券商最終還是要拿獲利跟股東交代,說不定哪天取消了債券ETF自動退稅的服務也不用太驚訝。
#以上為作者的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若與讀者的經驗有出入,歡迎分享,若有疑問,請自行與券商聯繫了解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2018年2月4日 星期日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 transforming your relationship with money and achieving financial independence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 transforming your relationship with money and achieving financial independence

這本書中文版的副標標得很聳動,我本身是不太喜歡這樣的副標,但實際上這本書有一些很特別的論點,像是要達到財務自由,不需要工作之前,一定要先算清楚實際上日常的支出是多少,例如將支出分為因工作需要的支出和一般類型的支出,因工作需要的支出有交通費、治裝費、交際餐費、車輛保養費、紓壓費用、因公引起疾病的醫療費、營養補給品、..等等。
這其實蠻有趣的,我們一般都不會將紓壓費用(下班去KTV唱歌、去Pub放鬆)和因公引起疾病的醫療費列入日常支出,但真的實際上沒有工作後,其實真正的支出其實會少很多。
另外一個有趣的論點是算出自己真正的時薪,和用真正的時薪去換算物品的價值,來檢視自己花費是否有價值,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一般人的時薪會這樣算,一個稅後月入5萬台幣的上班族,一個月工作約20天,一天工作10小時,他的時薪可以算成50000/200=250/hr,但是如果把他的收入減掉一些工作上的必要支出,可能就會變成50000 - 2000(交通費) - 500(治裝費) - 1000(工作紓壓費) - 1000(交際餐費) - 1000(車輛保養費) = 44500
而工作的時數也要考慮到通勤的時間,上班前挑衣服的時間,買衣服的時間,甚至化妝的時間,一天1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要再加上1.5小時(通勤時間)加上0.2小時(上班前挑衣服)等於 11.7小時。
這樣算下來,一個稅後月入5萬台幣的上班族的真正時薪就會變成 44500 / (11.7 * 20) = 190/hr,這樣算下來之後,真正的時薪實際上就沒有原本計算的多,再將各種支出用真正的時薪去換算,能夠刺激自己再次想想,我有必要做這項花費嗎?是不是有其他更實惠的選擇?
這本書講解透過系統化的方式,檢視自己的收入與支出,以及利用金錢上面,有沒有符合自我的人生目標與價值,不但適合一般月光族或存不到到錢的人,也適合想要清楚檢視自己的收入支出的人。將支出效益最大化而使生命充實不浪費,對於退休規劃所需要的財務獨立有很清楚的規劃與分析。總體而言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這本書中文版的副標標得很聳動,我本身是不太喜歡這樣的副標,但實際上這本書有一些很特別的論點,像是要達到財務自由,不需要工作之前,一定要先算清楚實際上日常的支出是多少,例如將支出分為因工作需要的支出和一般類型的支出,因工作需要的支出有交通費、治裝費、交際餐費、車輛保養費、紓壓費用、因公引起疾病的醫療費、營養補給品、..等等。
這其實蠻有趣的,我們一般都不會將紓壓費用(下班去KTV唱歌、去Pub放鬆)和因公引起疾病的醫療費列入日常支出,但真的實際上沒有工作後,其實真正的支出其實會少很多。
另外一個有趣的論點是算出自己真正的時薪,和用真正的時薪去換算物品的價值,來檢視自己花費是否有價值,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一般人的時薪會這樣算,一個稅後月入5萬台幣的上班族,一個月工作約20天,一天工作10小時,他的時薪可以算成50000/200=250/hr,但是如果把他的收入減掉一些工作上的必要支出,可能就會變成50000 - 2000(交通費) - 500(治裝費) - 1000(工作紓壓費) - 1000(交際餐費) - 1000(車輛保養費) = 44500
而工作的時數也要考慮到通勤的時間,上班前挑衣服的時間,買衣服的時間,甚至化妝的時間,一天1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要再加上1.5小時(通勤時間)加上0.2小時(上班前挑衣服)等於 11.7小時。
這樣算下來,一個稅後月入5萬台幣的上班族的真正時薪就會變成 44500 / (11.7 * 20) = 190/hr,這樣算下來之後,真正的時薪實際上就沒有原本計算的多,再將各種支出用真正的時薪去換算,能夠刺激自己再次想想,我有必要做這項花費嗎?是不是有其他更實惠的選擇?
這本書講解透過系統化的方式,檢視自己的收入與支出,以及利用金錢上面,有沒有符合自我的人生目標與價值,不但適合一般月光族或存不到到錢的人,也適合想要清楚檢視自己的收入支出的人。將支出效益最大化而使生命充實不浪費,對於退休規劃所需要的財務獨立有很清楚的規劃與分析。總體而言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投資終極戰:耶魯操盤手告訴你,投資這樣做才穩賺 Winning the loser’s game : timeless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investing(6/E)
投資終極戰:耶魯操盤手告訴你,投資這樣做才穩賺 Winning the loser’s game : timeless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investing(6/E)

這本書強調投資人應該負起責任,把決定投資目標和策略的任務交由自己決定,而不是讓投資經理人或理專來決定。根據投資目標和策略來決定投資組合,才是投資經理人或理專的事。
這本書很適合想要開始學習投資的投資人,或是沉浮股海,想要有所改變的主動投資人閱讀。
註:這本書格主看過兩次,一次是第三版,當時的翻譯的中文書名是「擺脫永遠的輸家 : 投資散戶的終極戰略」,後來再看是看第六版,中文書名是「投資終極戰:耶魯操盤手告訴你,投資這樣做才穩賺」。以中文版來說,第六版的翻譯品質高於第三版,若有興趣的讀者,推薦直接閱讀第六版。

這本書強調投資人應該負起責任,把決定投資目標和策略的任務交由自己決定,而不是讓投資經理人或理專來決定。根據投資目標和策略來決定投資組合,才是投資經理人或理專的事。
本書的另一重點是:主動投資是輸家的遊戲,要贏得這種遊戲的方式就是被動投資,而使用被動投資可以省掉把時間花在例如選股、擇時、選擇基金等沒有效用的地方,而轉把重心放在真正重要的問題上面,例如選擇適合個人的風險、決定長期投資目標、學習了解投資的歷史、長期期望報酬與資產配置等。
書中提到了很多被動投資的主要論點,也常常被其他理財書引用,例如
- 不要波段操作:因為一年內股市的主要報酬是表現最好的幾天所貢獻的,若錯過了,等於是錢放在股市,最後可能是做白工
- 長期投資才較有機會達到股市的預期報酬, 希望用短年期的投資達到預期報酬是非常荒唐的做法或想法
- 承擔的風險若是可以避免或分散,則承擔此風險本身不能帶來報酬
- ...
這本書也提到了一些跟大眾不同的想法,例如不要只是因為到了不同的年紀,就輕易改變你的投資組合,這樣會失去其資產成長性。應該在投資組合中,依據經濟與情感所能承受的限制,訂出最高比例的股票投資,並長期維持下去。
我個人也認同這樣的想法,依照不同的年齡訂定不同的股債比,是一個簡單易懂的起始點,但未必適合每一個人,對於一個高資產、預計退休生活花費低、想要極大化資產規模以傳家或是貢獻公益的投資人,跟一個中資產、預計退休生活花費較高、沒有要將資產傳家或其他利用的投資人,所適合的股債比可以很不一樣。
書中還有其他很多精彩的論點,且附有一些非常具有參考性且具說服性的圖表來證明長期投資的好處。
這本書很適合想要開始學習投資的投資人,或是沉浮股海,想要有所改變的主動投資人閱讀。
註:這本書格主看過兩次,一次是第三版,當時的翻譯的中文書名是「擺脫永遠的輸家 : 投資散戶的終極戰略」,後來再看是看第六版,中文書名是「投資終極戰:耶魯操盤手告訴你,投資這樣做才穩賺」。以中文版來說,第六版的翻譯品質高於第三版,若有興趣的讀者,推薦直接閱讀第六版。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2017年閱讀記錄(Reading Record in 2017)
回顧2017年,年閱讀冊數再次達到了30本的標準,很慶幸工作之餘還有時間做開心的閱讀活動。
展望2018年,因為家庭型態的改變,預計閱讀量會有大幅的下降,但還是希望能夠達到年閱讀量20本的標準,預計之後挑選幾本我認為值得一讀的好書,寫成心得作為紀錄。
以下的順序僅為2017年的閱讀紀錄
以下的順序僅為2017年的閱讀紀錄
- 擺脫永遠的輸家 : 投資散戶的終極戰略/投資終極戰:耶魯操盤手告訴你,投資這樣做才穩賺
-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 未來產業
- 小資大翻身:名諭爸從7.7萬出發到淨賺1635萬
- 權證小哥完全公開權證暴賺勝經
- 大數據的關鍵思考:行動×多螢×碎片化時代的商業智慧
-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 驚人習慣力:做一下就好!微不足道的小習慣創造大奇蹟
- 完全跑步聖經:輕鬆持久跑,運動傷害OUT
-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 市場凶險詭譎, 巴菲特每天必看!
- 椰子油的妙用
- 流浪教師存零股存到3000萬
- 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
- 6年存到300張股票
- 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只想靠一檔股票、買了不理也能獲利?你要選ETF,低成本指數型基金
- 改變世界的九大演算法:讓今日電腦無所不能的最強概念
- 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台股老農夫與你分享巴菲特買股法
-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股神唯一授權,寫給合夥人的備忘錄
-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
-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 資產配置投資策略 (全新增訂版)
- 懷孕寶典!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十個月,決定孩子的一生
- Google模式:挑戰瘋狂變化世界的經營思維與工作邏輯
- 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一切肢體動作的根本,擺脫緊繃痠痛與運動傷害,達到體能高峰!
- 感恩日記:每天寫下一件令你感恩的事,改變心念,翻轉人生,發現最美好的自己!
- 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
- 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
- 破壞者優勢:個人版破壞式創新,助你突破職場關卡,立刻進化
- 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
- Google超級用人學:讓人才創意不絕、企業不斷成長的創新工作守則
- 先問,為什麼?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
- 指尖下的大數據:運用Google Analytics發掘行動裝置裡的無限商機
-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TD Ameritrade 移除Vanguard免手續費ETF之後的替代方案(The Alternative After TD Ameritrade Removing Vanguard ETF From Free Commission List)
TD Ameritrade在2017/11/20之後把Vangurad旗下的ETF移出買賣免手續費的清單,而改以目前最新的6.95USD費率,對買賣計費。
一般來說,透過券商買基金公司出品的ETF,基金公司會有鼓勵性質的回饋金給券商。有人揣測是因為Vanguard一向是不提供回饋金給券商,而這可能導致TD Ameritrade透過更改免手續費的ETF清單,轉而鼓勵購買其他有回饋金的基金公司所出的ETF。筆者認為這是很合理的商業行為,將本求利,券商本身就有權利隨時更動其優惠方案,但對於投資人來說,可能就未必喜歡這樣的變動。
對於這項變動,先列出筆者不會做的事項
個人認為若是以減少投入的間隔和標的數的前提上,國外手續費的優勢如果不是領先很多,不妨可以考慮複委託,把多出來的手續費當作買便宜保險的費用,保的是若是遇到無常,免去資產匯回不確定性和家屬的處理麻煩,或許是值得的一項支出。
其他的選擇還有
一般來說,透過券商買基金公司出品的ETF,基金公司會有鼓勵性質的回饋金給券商。有人揣測是因為Vanguard一向是不提供回饋金給券商,而這可能導致TD Ameritrade透過更改免手續費的ETF清單,轉而鼓勵購買其他有回饋金的基金公司所出的ETF。筆者認為這是很合理的商業行為,將本求利,券商本身就有權利隨時更動其優惠方案,但對於投資人來說,可能就未必喜歡這樣的變動。
對於這項變動,先列出筆者不會做的事項
- 賣掉Vanguard的股票型ETF,買進TD Ameritrade新的股票型ETF代替
- 資產移動到其他美國券商 (筆者已經有Firstrade)
Vanguard本身將投資人的利益和股東綁在一起,因為投資人就是股東,不用像其他公司需要為股東多賺取利益,而可能進而傷害到投資人的利益。可以信賴Vanguard的ETF不會有其他的隱藏費用,或損害投資人的行為,是Vanguard很大的優勢。
因此,除非投資人有需要用到錢或是有投資目標上的改變,否則賣掉手中透過時間累積的好資產是沒有道理的。
筆者目前的規劃是「減少投入間隔」和「減少投入標的」。
全球投資簡化為VTI(複委託)+VXUS(複委託)+SPAB(使用在TD Ameritrade的剩餘資金),作為股債平衡的工具。
SPAB 是SPDR® Portfolio Aggregate Bond ETF,是TD Ameritrade新的免手續費ETF,費用率只有0.04%,規模也達到了1.1B,雖然不是Vanguard的ETF,應該算是還不會太差的標的。
會選擇用SPAB代替原本的債券ETF還有下面幾個原因
1. 在之前的經驗中,TD Ameritrade的債券ETF退稅服務還不錯,而且筆者還有一些現金在TD Ameritrade,可以用來投入,希望TD Ameritrade在SPAB上可以延續之前債券ETF退稅的經驗。
2. 因為目前的債券配置比例只有20%,用複委託買債券ETF的費用比例上是稍微高的,所以在不增加匯出資金成本的考量下,使用在TD Ameritrade的剩餘資金來投入新的免手續費SPAB ETF。
在沒有免手續費的ETF狀況下,改為一年投入兩個需要手續費/佣金的ETF。以國內某券商為例,一次的投入的買進手續費需要18USD,看似很多,但加上免匯款費用(20+USD)的話,其實也還好。況且如果找到可以配合的營業員,國內還有其他券商提供更低的低消。
資產處理是很私人的選擇,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資產規模較大的投資人喜歡IB(Interactive Brokers),因為他的交易手續費可以非常低。有人喜歡Firstrade,因為他的中文界面和低手續費。有人喜歡TD Ameritrade,因為他的債券ETF有自動退稅的服務。有人寧願喜歡複委託,免去自己和家人在英文溝通上的障礙,而且若是遇到無常,不喜歡留給家屬麻煩的法律公證和國外資產變現的不確定性和冗長程序。
個人認為若是以減少投入的間隔和標的數的前提上,國外手續費的優勢如果不是領先很多,不妨可以考慮複委託,把多出來的手續費當作買便宜保險的費用,保的是若是遇到無常,免去資產匯回不確定性和家屬的處理麻煩,或許是值得的一項支出。
其他的選擇還有
- 複委託買AOA(Shares Core Aggressive Allocation ETF, 70%-85%股票配置+30%-15%的債券配置),以單一ETF達到最小化複委託的手續費
- 複委託買VT+BND,作股債資產配置,支出兩筆手續費
- 在TD單買AOA(免手續費ETF)
# 以上為筆者的心得分享,並非提供特定的投資建議,讀者應獨立判斷並對其投資成果負責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元富證券 小資零股理財平台
http://www.masterlink.com.tw/money
今天來分享元富證券的小資零股理財平台
對於存股投資,一般小資族可能不容易一個月就買個一張0050來當作存股。若退而求其次,有兩種方法。
今天來分享元富證券的小資零股理財平台
對於存股投資,一般小資族可能不容易一個月就買個一張0050來當作存股。若退而求其次,有兩種方法。
- 存個幾個月的錢,然後一次買入一張
- 每個月固定時間,固定投入金額在盤後零股交易
第一種方式是蠻乾脆的做法,反正存夠了就可以買嘛。但是實行起來有可能會有以下的心理障礙
- 現在股價是不是偏高,我想要買到便宜的價格,但是一次投入7萬多蠻多的。心理壓力有點大,是不是再等幾天會再跌一點?再等的話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 到了要買入的時候,每天都要看盤找一個好買點,心理一直懸著也會影響到工作
第二種方式是零股交易,可以稍微減輕一些買整張的壓力,但是要每次等盤後交易,等待搓合。若是沒有成交,還是需要繼續去手動掛買單,有時候也有點麻煩。
元富證券的小資零股理財平台提供了一個還算不錯的投資方式,它等於委託元富證券,每個月設定一定的期間(連續五個交易日),依收盤價相對的價格去幫投資人自動下零股買單,等待成交。委託期間為12個月。
不過格主使用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因為當初是用收盤價去作委託,所以系統連續五個交易日都是設定自動用收盤價送出委託書,一個月過後去看,五天內最後沒有一天是成交的。後來查詢之後才知道是因為那五天的零股成交價都高於收盤價,所以都沒有機會成交。那就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投資人都用收盤價去委託,但是成交機會如果不大的話,那就失去了零股定期定額的意義了,若是要用高於收盤價的價格去委託,那要高於多少才會容易買到?這就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了。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TD Ameritrade宣布下殺線上單筆ETF/股票交易手續費至$6.95(TD Ameritrade Reduces Online Equity/ETF Trading Fee To 6.95)
http://www.amtd.com/newsroom/press-releases/press-release-details/2017/TD-Ameritrade-Reduces-Client-Pricing-to-695-for-Online-Equity-Trades/default.aspx
TD Ameritrade在二月底發新聞稿宣布調降線上單筆ETF/股票交易手續費至$6.95,預計會在2017/03/06生效。
在2017年的開頭,就開始了折扣券商之間的手續費大戰,以ETF/股票來說
第一理財(Firstrade): $6.95 => $4.95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8.95 => $6.95 => $4.95
TD Ameritrade: $9.99 => $6.95
對有在使用這些券商的投資人而言,2017年,荷包可以再省下一些交易手續費了。
TD Ameritrade在二月底發新聞稿宣布調降線上單筆ETF/股票交易手續費至$6.95,預計會在2017/03/06生效。
在2017年的開頭,就開始了折扣券商之間的手續費大戰,以ETF/股票來說
第一理財(Firstrade): $6.95 => $4.95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8.95 => $6.95 => $4.95
TD Ameritrade: $9.99 => $6.95
對有在使用這些券商的投資人而言,2017年,荷包可以再省下一些交易手續費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