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轉進國內券商複委託的考量點3(Things to consider before switching to sub-brokerage, part 3)

此篇針對於上篇提到風險規避的方式,把海外的資產可能無人能處理的風險用壽險轉嫁,進行一個試算,看看到底用壽險轉嫁,需要付出多少的成本,才能夠達到風險轉嫁的目的?

以下列出台灣人壽的台灣人壽平準型定期壽險附約 LTR2/T02J0的費率,以退休年紀60歲來算,一個30歲男要保30年期的壽險,一個40歲男要保20年期的壽險一個50歲男要保10年期的壽險



每100萬元,他們要付出的年保費分別為4400、6300和9200。一年的成本費率是0.44%、0.63%和0.92%,看起來似乎不是特別高

但是持續繳個30年、20年或10年,累積起來,此風險轉嫁需要付出的成本,就不低了,更何況以下的試算只有算到60歲退休要付出的風險轉嫁成本!


以上的計算是一個簡化的計算,建議仍然希望用壽險轉嫁海外的資產可能無人能處理風險的讀者,用你的Excel,找出你覺得喜歡且划算的壽險商品,不管是長年、短年期、甚至是一年期壽險,並根據自己的性別、年齡、海外資產總額、需要的保障年期,算算看你實際上要付出的風險轉嫁成本

相較於複委託,只要投資人是長期買進持有、不短線買賣、簡化投資標的、累積大筆金額一次買進,複委託在成本上會是比用壽險轉嫁風險更好的方法。甚至可以把複委託的手續費看成一筆費用低廉的保險費用,以轉嫁海外資產持有人突然往生的風險

複委託的費率在各大券商的官網都有牌告價,若是有認識的業務員,還有可能談到更優惠的交易費率,若是懶得談,也有券商在手續費上提供單筆15塊美金or成交金額的0.15%(取其高)的一口價

保障歸保障,投資歸投資,先把保障做好做足,再來談投資,把兩者混著使用可能不是一個好的方法

#以上為作者的想法分享,僅供參考,作者與上述券商或保險公司無利益往來,讀者需為其投資規劃的最終結果負起全責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富邦證券退還2019年債券ETF的部分預扣稅(Fubon Securities 2019 Tax Refund on Bond ETFs)

格主選擇的國內複委託券商是富邦證券,考量的除了是此券商還算合理的手續費之外,還有債券型ETF的退稅服務。

特別要說明的是,Vanguard的全市場債券ETF BND,在2019年,富邦證券並沒有退還2018年預扣稅,原因格主並不清楚。這件事當時讓很多網友不太開心,格主也是其中之一,那時就在想說BND在沒退2018年預扣稅,會不會明年也不會退2019年預扣稅

經過向券商詢問其他家債券型ETF的退稅狀況後,決定在2018年近年終的時候,把債券型的ETF的配置從BND轉到AGG。

在今年2020年,發現Vanguard的全市場債券ETF BND不僅有退2019年的部分預扣稅,上手券商也把2018年的部分預扣稅一併也退回來了。以下則是債券ETF在券商的退稅狀況

BND退稅率:

2019全年7筆的預扣稅(因為僅短期持有),全年預扣稅的退稅率是87.8%
2018全年11筆的預扣稅(非全年持有),全年預扣稅的退稅率是84.5%

AGG退稅率:

2019全年4筆的預扣稅(因為僅短期持有),全年預扣稅的退稅率是91.6%

同樣的,對於想要利用複委託債券ETF自動退稅服務的投資人來說,要注意的是複委託券商的退稅行為取決於上手券商,而上手券商未必會提供退稅服務或擁有終止服務的權利,投資人投資前需要了解其風險。



#以上為作者的經驗分享,僅供參考,作者與上述券商無利益往來,若與讀者的經驗有出入,歡迎分享若有疑問,請自行與券商聯繫了解

轉進國內券商複委託的考量點2(Things to consider before switching to sub-brokerage, part 2)

續上篇,繼續列舉一些網路上找到比較常聽到,關於帳戶持有者突然往生要怎麼樣應對或預防方法的討論:


開海外券商開聯名戶,到時候一有問題配偶可以自行匯回

這個部份格主就沒有研究了。一般來說,錢要出去海外券商是很簡單,但是要透過聯名帳戶回來,是不是只要其中一個人在網路上按一按,券商都完全不用另外一個人的資料來做授權,或做電話知會,就可以順利轉回另一半國外券商的資產到台灣銀行帳戶,這真的沒試過也懶得去試,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了解並實驗。

不過要提醒如果有試成功,並且想要這麼做的人,還要是注意未來從海外券商匯出資金回台灣時,海外券商會不會改變認證匯款人身分的方式,和國內收款銀行是否會嚴加查核聯名帳戶的持有者身分及狀態。簡單一句,就是風險自負。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提出的問題是,如果你/妳和配偶不幸在事故中雙雙罹難,聯名帳戶這個好像很聰明的解決方法能派上用場嗎?你如果有小孩,他(們)要怎麼辦?

跟配偶說帳號密碼,配偶可以代替帳戶持有者自行匯回

這個部份格主沒有試過,網路上有人分享若是要把錢從海外券商匯回台灣來,海外券商會用當初留在券商那邊的電話號碼連絡帳戶擁有者確認。試想一下,所以為了讓這個方法可以運作,配偶要拿著往生帳戶持有者的手機門號standby、然後等券商打電話來知會並確認、而且要假裝是帳戶持有者、假冒配偶的聲音和身分,來確認其匯回資金的行為?這個情境怎麼想都不對,這難道不是欺騙行為嗎?

甚至還有人覺得用這種方法會神不知鬼不覺的不用繳遺產稅?繳稅是很討厭,但國內銀行也不是塑膠做的,海外匯回資金回國內,銀行都會去電,問此筆匯款的性質,更不用說是匯到往生者的帳戶,能不被視為遺產?

什麼?你說匯回台灣時匯到配偶自己的帳戶,那不就在海外券商匯回來之前就會卡關了嗎(匯回來台灣的銀行英文帳戶名和券商帳戶英文名不符)

再重複一次,繳稅很討厭,但是該繳的稅還是要繳,因為逃漏稅被抓到的下場更令人討厭。

再者,這也沒解決你/妳和配偶不幸在事故中雙雙罹難的問題啊!

把海外的資產可能無人能處理的風險用壽險轉嫁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思考方式,意思是說,如果帳戶持有者不幸往生,遺屬不知道或無法取回海外資產,那就保相同額度的壽險,那就算海外資產無法取回,遺屬的權益也會因為壽險理賠而不受影響。

這種思考的奇妙方式在於,以保障資產的角度上來說,它是對的。用壽險理賠完全避掉海外帳戶持有者突然往生,而遺屬未能取回海外資產的風險。但這種思考方式同時也是有點怪怪的,雖然可以想辦法用壽險理賠把海外資產總值全額理賠,不過之前辛苦存的錢還是在海外啊!對於遇到不幸,海外的資產只能用半放棄的方式處理,怎麼想都不太對吧,對於遺屬來說,多一分錢都可以減少失去經濟支柱的重擔,不是嗎?

投資歸投資,保障歸保障,兩者最好是分開處理。



待續...

轉進國內券商複委託的考量點1(Things to consider before switching to sub-brokerage, part 1)

格主在幾年前開始將新投入的投資資金透過複委託的方式投入市場,而不再新增資金投入海外券商。

為什麼?

海外券商的好處很明顯,現在在這個美國券商免手續費的時代,投入海外券商買賣個股或ETF的成本只剩下匯款(匯入+匯出)成本,而且海外券商還有D.R.I.P.,將配息直接幫你自動再投資,真的是很方便。

那為什麼要改使用複委託?

主要還是在於考量到萬一帳戶持有者發生了立即死亡的意外,遺產的取回可能會給身後的家人造成困擾。網路上有很多關於此風險不同的說法和做法,看了很多,但是其實大部分都說服不了我,或是我有疑慮,甚至是我懶得去驗證。以下列舉一些網路上找到比較常聽到的看法:

對於國外投資人,在美國的海外資產不到六萬美金不用課遺產稅,不用擔心遺產稅的問題

對於這個說法,我沒有去驗證六萬美金的這個金額是否正確,我只知道投資人死亡後,在美國的遺產需要做公證,把該繳的遺產稅繳掉之後,才可以拿回來,中間可能還需要美國律師幫忙處理,我想到這個就頭痛,更不想把這個麻煩的問題留給妻小。妻小喪失至親已經很痛苦了,我不希望她們為了處理海外資產,還要跟國外券商甚至是美國律師打交道而更痛苦,誰有這個能力、經驗和心情再去處理這件事?

至於六萬美金不用課稅?六萬美金作為遺產是很少滴...

一般投資人應該也不會投資到六萬美金,就為了避掉遺產稅而不繼續增加投資金額吧

遺產稅的問題到時候碰到了,自然就會有人知道要怎麼處理,不需要事先煩惱

在台灣的國人一但往生,就需要辦理除戶,之後能夠跟國稅局申請財產參考清單,此人在台灣哪間銀行有帳戶、裡面有多少錢、有哪些有價證券、名下有哪些不動產都會清清楚楚。之後就可以看家屬之間要怎麼分配處理,若是分配上有不服的部分,還有法律途徑可以解決分配上的問題。

以上的這些流程,一般的親戚長輩等有經驗的人通常多多少少都會知道且告知,不然葬儀社的人員或是保險業務也會提醒要怎麼做,有問題很容易找的到人問,網路上的資源也很多可以釋疑。

那...海外資產呢?

走上面的程序有可能讓家屬自動知道海外有資產嗎?就算知道,到時候「自然」會知道要怎麼樣處理嗎?有人可以問嗎?要找誰問?這些問題都是會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而答案你我心知肚明。

往生者國內的遺產問題,即使遺眷事先不知道怎麼做,但花點心思找人問或找資料,遺眷幾乎不會碰到取得往生者國內遺產的問題,但不代表他們到時候一定有能力,自行找出方法和步驟取回往生者的海外資產。



待續...